家长锦囊

讲故事有助语言发展 如何提升小朋友叙事能力?

撰文:言语治疗师王雅恩

儿童透过说故事,可以学习如何把他们学到的词汇组织成句子,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。不过,有不少家长引导孩子说故事时,往往无从入手。以下是一些小秘方,有助提升小朋友的叙事能力。

 

1.  选择适当的故事

常言道: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」想孩子的故事说得好,家长第一步必须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。根据 2006 年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《学前教育课程指引》,供幼儿阅读的图书内容应该健康有趣、人物造型生动和插图能清楚展现主题。


选择图书时,家长应留意内容是否适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。另外,家长宜先由情节简单和重复性句子较多的图书开始,帮助孩子掌握和运用故事中的句子。随着孩子长大后,家长可选择内容情节较复杂的图书。故事的题材可多样化,以增进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探索。

2.  从模仿中学习

大部分的孩子不但喜欢听别人说故事,也喜欢说故事给别人听。不过,部分家长可能过于心急,于是买了一些图书回来后,便督促孩子快点说故事,结果反而令孩子对说故事失去兴趣。倘若孩子未能掌握叙事结构,即使家长如何督促孩子,孩子也不会说到一个好的故事。因此,家长应先让孩子从模仿中学习。家长给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后,可以告诉孩子接下来换他说故事,提醒他要把故事里发生的事情按顺序讲出来。

当孩子说故事时,家长应鼓励孩子用完整的句式,并对他们的故事作出响应。例如,当孩子用较短的句式来说故事时,家长可以替他们延长句式,在他们的说话中加上新的内容,并鼓励他们再说一遍。例如孩子说︰「冰冰拿走了大苹果。」家长可以尝试将句子扩张成「冰冰拿走了最大的苹果」,并请孩子仿说一遍。

如果孩子一时记不清楚故事细节,家长可以给适当的提示孩子,例如可以指着图画提醒他,或者利用问题来引导他。当孩子讲完后,家长应赞赏他付出的努力。如果孩子在提示下,仍未能复述故事内容,家长可帮忙他说出他忘记的那一小段,再鼓励他继续说下去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